成都基督徒
成都基督徒
  • 主页
  • 教会
    • 上翔堂
    • 恩光堂
    • 感恩堂
    • 光音堂
    • 救恩堂
  • 活动
  • 主内招聘
  • 推广
    • 微信公众号
    • 机构推广 >
      • 三一书店
      • 荒漠甘泉书店
      • 以利沙学堂
      • 光与盐盲人按摩店
  • 资源下载
  • 关于本站
  • 博客

侯萍姊妹:参与外国宣教士传记翻译文字事工有感

7/19/2015

0 Comments

 
感谢主,已经有好多位弟兄姊妹加入佳音传教士翻译事工小组,前几天录入《古约翰传》的英文稿,30个弟兄姊妹同时开工,只用了两三天就基本完成了。我们常常看到网上的电影字幕组翻译协作很高效,作为基督徒,我们在协作上更不可怠慢,若是有一颗服侍的心,每个弟兄姊妹都可以用自己的恩赐服侍主。推荐侯萍姊妹的文章,记录了她在翻译事工小组的服侍与感动。


我们服事最大的拦阻,恐怕就是我们自以为有能力。
Perhaps the greatesthindrance to our work is our own imagined strength.—--ByHudson Taylor

2015年初,我刚刚提交了去国外读博士的申请。喜欢看书听讲座的我就去听了一场阿信弟兄的讲座,在讲座中阿信分享了他刚刚翻译完成的两本宣教士传记:《客旅:瑞典宣教士在中国西部的生死传奇》和《山雨:富能仁传》,这两本书介绍了国外宣教士领受从上帝而来的呼召,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远度重洋来到中国宣教的故事。这些爱主的弟兄姐妹真实地践行了主耶稣的命令——你们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当听到阿信弟兄讲到他的英文水平只有四级,这两本书是他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完成翻译的。我真的有点不敢相信,一直以为翻译是读英文系的人才可以做的事,但阿信也是学理工科出身。想想自己一直在往象牙塔上爬,读了本科又读硕士,硕士毕业工作了,还不甘心,又要去读博士;过了四级,过六级,证书拿了一个又一个,难道仅仅是为了让简历更好看、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吗?心中感到非常地愧疚。我在想,虽然我还没有勇气成为一名宣教士,但也许我可以利用自己对英文的掌握为主做一些翻译的工作。

心中的感动挥之不去,又去听了阿信第二周在成都每日更新三一书店的讲座,在讲座中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担心。我很想知道他是因着怎样的感动愿意去做这些文字的侍奉。阿信讲到虽然现在是个信息很发达的时代,在网络上有很多文字的分享,转载,然而教会历史仍然很欠缺,需要有人静下心来去做研究,去考察,文字侍奉就是把已经去世的宣教士的宝贵生命重新活现在后人面前,使我们从这些舍已服侍人的宣教士身上再一次得到激励。

学理工科的我怕自己的文学素养太差,无法胜任这份工作,阿信讲到文字侍奉也需要团队的合作,有人来翻英文的大意,也需要有人来考证一些人名、地名,做校对的工作。他还例举了曾经翻译《戴德生传》的胡宣明博士,他不仅是一位译书的高手,也是民国以来第一位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他在专业以外,透过办学与写作来服事神、造就人。这对我的观念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所以我在想,也许我也可以用我现在所从事的专业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翻译来为主做工。这一次我跟阿信弟兄表示我想加入他们的翻译事工,阿信欣然同意,给我机会让我试一试。

就这样,带着忐忑的心我开始了翻译,其实心中还是有很多的担忧,怕这不是来自神的呼召,怕是出于自己一时的火热,也怕坚持不下去,半徒而废,但不试过又怎会知道呢?在踟蹰中就这样硬着头皮上了。那段时间就利用下班的时间,每天做一两个小时的翻译,这才发现,要读懂每句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有些是当时的俗语、直译出来感觉很奇怪,就需要花时间去查准确的意思。我把写硕士论文时查资料的劲都用上了,到处查文献,查资料。对我来说,最难的还是,英语读懂了,但翻成中文怎么也不通顺,才发现翻译不仅是对英文能力的考察,对中文表达能力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开始读一些中文译著,从别人那里学习用词的流畅与准确,就是这样磕磕碰碰下,我完成了试译的部分。忐忐忑忑地把这部分译稿交给阿信。几天后,接到阿信电话,他说我的文字流畅、准确,希望我正式参与到他们翻译工作中。

我真是太高兴了,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的认可,我跟教会小组的弟兄姐妹们说,这比拿到学校的offer还高兴,那段时间真是很感恩,主不断给我惊喜,我不仅拿到了学校的offer,而且可以开始用翻译来服侍主,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感恩。

阿信弟兄安排给我翻译《戴德生的青少年时代》中的部分章节。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阿信的鼓励,翻译的工作渐入佳境,不知是阿信弟兄有意为之,还是凑巧,分配给我的戴德生翻译的部分正好是他年轻的时候,但我相信这肯定是有主的美意。

主让我看到,这样一位属灵的伟人,他在年轻的时候,在我这个年龄段时心中曾有的挣扎和迷茫,以及他如何靠着主争战得胜。

当戴德生不知明天的道路,心中做难,渴望为主做工,但前方的道路迷茫时,却仍然选择去信靠主,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道:

“靠主解决一切问题是何等的甘甜!凡祂所引导的,都是最好的。如果我们必须像亚伯拉罕,遵从神的命令,离开家乡,不知道往那里去,那又何妨?祂知道。不信的人只能看见困难,信的人却看见在他们和困难之间有神。”

因为我马上也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我不知道在前面等待着我的是怎样的困难,但是主让我确信在我和困难之间是有神的。

戴德生在写给妹妹的信中,建议她做任何事不要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将所有的事情仰望主,他建议妹妹在读圣经,或其他书,即使是写信时,一定要先把心交给主,使祂可以引导、开启、教导。当我翻译到这里时,我在心中暗自下决心,我也要在做每件事时祷告求主的带领,等候神不是徒劳的。

戴德生为了预备自己去中国的侍奉,虽然他们家并不缺乏,但却愿意过一个节俭克制的生活。他在伦敦学医学的时候,每天下午回寓所的路上,会顺便买一块面包,特意叫卖面包的把它平均切成两半,因为如果自己分就会不知不觉切一大半晚上吃,第二天早上就吃不饱了。他精心地计算着怎样可以更节省开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帮助别人。

那段时间,我心中总是浮现出提摩太前书4:8:“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

所以,我开始每天早上更早起来,去跑步、祷告、读经,努力去过一个更依靠主的生活。

在翻译的过程中,这样感动的时刻实在太多太多,无法一一写下来。

有段时间妈妈来成都陪我,她就成了我在翻译上的同工,我翻完一段就读给她听,她就会告诉我,是不是通顺。很多时候,她会鼓励我翻译的很好;有时候她会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听不懂”,我就再去改,直到可以更清楚明白地表达;有时候她还会给我建议,说可以改成怎样会更好,但她说的完全不是原文的意思,我跟她讲:“妈,翻译要忠于原文,哪能随意发挥啊”,哈哈,这成为我们相处的美好时光。

除了《戴德生传》,我还与何译昕老师在一起翻译《盖士利传》。她在英文上造诣很深,在翻译方面常常跟我分享翻译的经验,只是她还不信主,我和阿信弟兄都有个愿望,希望她能在翻译的过程中认识主。上帝听了我们的祷告,她来信说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传教士,对福音,对圣经,不断增加着了解,也感谢主有这样服事的机会。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有时候,遇到难懂的句子,何老师还鼓励我,只要把翻译当成是对主的服事,就会心平气静,感谢主!

愿主加添力量,愿主赐福于外国传教士传记翻译文字事工,也恳请弟兄姐妹的代祷,愿这项事工可以被主大大的使用,荣耀归给主!

侯萍

2015.6.3

您如有感动,可以和侯萍姊妹联系:houping2005@qq.com

附:侯萍姊妹在生活无国界电台的分享

今 天 我 主 播

亲爱的生活无国界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生活无国界一名忠实的听众,没想到今天我也可以成为主播,给弟兄姐妹和听众朋友们分享我的故事。

我信主差不多快十年了。虽然从小妈妈就是基督徒,但因为自己学业的关系没有想过太多信仰的问题。直到上了大学,过了最初的新鲜期之后就开始感到一些困惑和迷茫,没有目标,不知道以后毕业后可以做什么,因为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对自己特别没有信心。后来很奇妙的机会,在我去上自习的路上遇到了两个基督徒姐妹,她们是在校园里传福音,我们一起聊天,我也想起从小妈妈的信仰,想到她信主之后的改变。我觉得这是个很挺好的信仰,就常常和她们在一起,一起学习圣经,一起聊天分享,我的生命也在不断地被神改变。我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开始有喜乐,对生命有盼望,因为她们告诉我神对我的生命有个奇妙的计划。以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但现在知道我是神的宝贝,我知道上帝创造我有特别的计划和目的。

当然在信仰的路上并不上一帆风顺,也有过软弱不信,但感谢主一直保守看顾,特别感恩的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拿到了密歇根大学的offer,马上可以圆自己出国留学的梦了。今天特别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去年准备留学的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首先就是特别真实地感受到那句“神叫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有些事情当时发生的时候,你会觉得,“啊,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后来却发现原来这背后其实有神的美意。当我在准备托福考试的时候,因为第一次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又报了一次名,准备再考第二次。我当时准备的很充分,感觉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在我所在的城市已经没有考位,所以为了这次考试我就不得不去另外一个城市参加考试。

可到了考场我才发现,我居然没有报上名,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而且已经没有时间再去重新报名考试了,就特别想不通,觉得我努力了这么久,难道一切都要白费吗?

当时特别想不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心情特别地沮丧和低落。可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我后来发现其实我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已经足够申请了,不需要再考更好地成绩。

这个时候就发觉自己很好笑,就因为不能参加一次考试,就感觉天都要踏下来了,其实是神在考验我的信心,当面对一些似乎不是很顺利的环境的时候,会不会继续地信靠他。

我就感到这是神给我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像一个父亲在逗自己的孩子一样,开始的时候故意不把糖拿给你,但如果你真的相信爸爸是爱你的,他是不会不给你的。而且其实就算是没有申请成功也有神的美意,最重要的是能够与主同行,有神同在的平安和喜乐。

另外一件事就是在申请的时候,需要写几篇短文,其中有一篇是有关个人背景的,就是要讲一下自己为什么选择去读研究生,是什么在鼓励你去申请这个学校。我想了很久,我为什么要想继续去美国读书,而且是我在已经工作三年之后决定继续去读书。我觉得是因为我相信主应许要赐给我们丰盛的人生,他不愿意我们甘于平凡,他渴望他的孩子能够活出一个卓越的生命。我觉得整个申请的过程也是一个剖析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

后来我在这篇文章中写了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圣经》,讲了窥探迦南地的故事。

迦南地是上帝应许给以色列人的流奶与蜜之地。当时以色列的领袖摩西总共派了十二个支派的十二个族长去窥探迦南地,其他人都觉得迦南人太高大了,根本不可能得胜。但是只有迦勒和约书亚回来报告好消息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

后来也只有迦勒和约书亚因着他们对神的信心进到迦南美地。我就想到我申请学校的时候,也觉得好难,考GRE,考托福、写文书,每一步都像一个巨人一样在我面前,真的是神给我勇气让我去面对,去克服,一步一步地走下来,如果不是看神,只看自己的能力,看困难,真地走不下来。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挑战和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注目看耶稣,相信靠着那加给我们力量的就一定能胜过。在这里还想特别和大家分享一段话,是一个姐妹在我很软弱的时候分享给我的,很鼓励我。这句话是这样说的:

船被礁石卡住,是祷告求神挪去礁石呢?还是求神涨高水位,划过礁石?人生遭遇苦难,人们常常求神拿走苦难,却少有人求神提升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度过苦难。或者环境改变了,你却依旧软弱;或者环境依旧,你的生命却变得强大了,你向神求哪一样呢?

求神开我们眼睛,不求他挪开挑战和困难,而是求他赐下信心和力量,给我们信心依靠神胜过挑战和困难。

其次,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神一直在预备我们,要使用我们来荣耀他。

在新年那一天我提交了两份申请,一份是给学校的申请;另一份是给教会同工开始英文查经班的申请。其实心里有这个感动很久了,我一直都很喜欢英文,以前有一个姐妹送给我一本英文的圣经,从那个时候开始读英文版的圣经,有些中文的经文好像读过很多次也没有仔细去想,但一读英文一下子又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见和开启。自己特别想在离开之前为主做一点事情。就想开始这个英文的查经班。虽然我们人并不多,但是每一次都很有收获,弟兄姐妹都很享受这段时间,我们会唱一首英文的诗歌,然后分享一篇英文的灵命日粮。

还有一件特别感恩的事是我在听一次讲座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老师,他的团队正在翻译一些属灵的书籍,我听了讲座后特别有感动,后来联系了这位老师,现在就跟着他一起在做一些翻译的工作。每一次在翻译的时候很被这些书籍鼓励和感动。就觉得神一直在预备我,我并不是我自己所认为的一无是处,只要愿意,他要来使用你。所以好好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预备自己为主所用。

最后特别感谢生活无国界这个节目,在每一次学习不下去,很疲惫的时候,听这个节目总是让我特别开心和放松。

特别喜欢听校园狂想America里面的雨泽讲学校发生的事,老师和同学带给他的感动,特别喜欢听颜明交作业里面颜明分享神透过生活中每一件小事给他的开启,也特别喜欢非常非常亲切的海棠姐。感觉神好亲切,这个信仰好轻松。边听的时候就边想象,有一天我也能到美国的校园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交流聊天,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也可以在假期的时候去一些地方参加短宣,每次想到的时候就更有动力了学习了。后来也透过节目联系到了学校的团契,真的感恩,很期待马上开始的留学生活。谢谢海棠姐鼓励我把自己的故事录下来分享给大家。我的分享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在耶稣里的侯萍姊妹

今日我主播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894bf20102vl6z.html
(转自微信公众号:麦琪的礼物)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an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January 2016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rch 2015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